close

 

元智大學國際語言中心326日 ,邀請到中國蘇州大學 王堯 教授演講:「中國當代文學批評:政治化、去政治化、再政治化」。國際語言中心王潤華主任在開場致詞表示, 王堯 教授現任中國蘇州大學文學院院長,並有文革著作出版12本,而蘇州大學是非常有人文氣息的學校,這堂課為「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所以邀請 王 教授講授關於中國文學批評與當代的關係。 王堯 教授開場表示,因為王潤華主任提及這門課缺乏中國當代文學批評,上課的內容較重於中國古典理論,所以今天就要談及五四以後的文學批評,讓同學了解中國文學批評的發展近況。 


       
關於文學的定義,中文系的同學都很熟悉,對於文學性一詞,需要注意到歷史概念問題,而文學本質主義有固定標準,詩歌有詩經及唐詩,小說裡紅樓夢四大名著,這些就是固定標準。五四以後注重啟蒙文學,不談通俗文學,如金庸武俠小說就是通俗文學,現在有文學史選擇性的收錄通俗文學的作品。文革時期將文學當作政治工具,純文學的目的就是要脫離政治回歸本體。中國的政治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而國家性質是以為民服務為主要功能,所以將文學當作政治工具。再政治化是去政治化以後,另一種政治思維,其實去政治化是要求文學去除政治意識,將去政治與再政治化引入文學批評研究裡。 


       
五四以後除了說民主與自由,將五四列為愛國運動,也成為中國共產黨創黨紀念,而1949當代文學是繼承什麼傳統?1949年周揚有五四文學傳統,將這個傳統做為當代文學。 


       
毛主席《講話》五零年代受到歐洲十八、十九世紀現代主義影響,因為中蘇關係緊張,所以將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結合,宗白華《美學散步》是中國文學傳統的中斷,而八十年代中國開始重視中國文學傳統理論,當時作家與教授雖懂得藝術規定因受到政治影響,少數人保有藝術良知,矛盾是最好現代主義作家。王堯教授舉出《青春之歌》一書為例,寫一位林道靜女性如何投身革命,先是以父親逼婚而跑去跳海自殺,被余永澤所救,後來兩人相愛卻因他是人道主義,對於救國運動不熱中,盧嘉川對於救國運動充滿熱情,與林道靜認識後不久被地下黨逮捕而被殺害,林道靜與余永澤分手,後來進入農村了解農民的痛苦,與江華一起投入革命事業。從故事裡可以知道當代知識份子必須走入農村,才能完成思想的改造。 

        地下文學是通俗文學與黃色文學,《一個少女的心》是本黃色刊物,內容書寫青春期少女身心發展的變化,在當時廣泛流傳,而空軍飛行員有嚴格審查,凡看過黃色刊物就不可錄用,大陸的朦朧詩派有北島、顧城、舒婷,北島有一句很著名的詩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王堯教授說這一時期寫著詩都很意思。 
       19665月,文化大革運動,姚文元從事文學批評,個人寫作大部分集體創作,而余秋雨是石一歌集體創作成員之一,馮友蘭是北大與清大組寫作組的顧問,馮友蘭早期尊孔後來才反孔,而文革時期周一良受到審查,當時一篇文章可以置人死地,王堯教授提出文革異端思潮,中國向何處去?當時思想解放是政治的目標,而啟蒙運動是思想的目標,隨後就掀起一波文化熱。因為中國大量翻譯西方書籍,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要求研究所的學生提出新觀點,但有成千上萬博士生都要求創新觀點,數百萬的創新觀點,讓你不敢停下,大陸學生只要是外國事物都很瘋狂,對國中傳統文會並不熱衷,反而這幾年對外漢學招生很高,台灣稱為華語教學。 

       
王潤華教授表示透過這次演講,讓老師及同學們對於中國現代文學批評:政治化、去政治化、再政治化有更深入了解,還希望還有機會邀請王饒教授到元智大學演講。

 

 

元智電子報第五四七期~欣生撰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欣生 的頭像
    欣生

    生活只不過是二行詩/丁口pen

    欣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