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csf0616/1327314221-404708316.jpg)
(此詩靈感與體驗地確來自山東家鄉的紅玉米,更是以「紅玉米」作為鄉愁的對話)
一九四九離家的遊子紛紛歸鄉祭祖
故鄉的親人端出紅玉米招待
祖父的孫子們爭相搶著紅玉米、啃著紅玉米
啃不出當年戰亂離家模糊的身影
啃不出曾祖母夜裡喊兒的淒涼
啃不出幼時提著鞭子趕羊的快活
白楊樹落葉撰述遊子的心聲
淚喚醒入秋寧靜的二太平
只讓清晨的煙霧抓不住鄉愁
俺踩著枯葉是揪心的回音
俺回來,中秋月兒特甜
俺回來,窩窩頭特香
再一口也不膩
鄉裡的堂爺爺、堂奶奶問著
「你,這丫頭怎麼長大了?」
一九九三年ㄚ頭才九歲呢!
田裡的紅玉米正成熟著
一群孩子只會躲貓貓
樹上有數不清的寶藏,讓孩子們
爬高爬低尋著曾祖母的淚
這是紅玉米說不完慈母的心揪
那年,棗子園滴著酸的、滴著苦的
滿天的星斗瀉入池塘
池塘裡珍珠鑲著孩子戲鬧聲
曾祖母拉開大嗓:「不許你瞎玩水」
那,甜蜜的童年太短
紅玉米只是平凡的食物
屋裡衣櫃藏著小衣服,整齊!整齊!
曾奶奶應著他們:「我兒沒了?是沒了…」
村莊沒有回音
老天問著被吊著高高爹啊、娘啊
「你們看到對岸的兒?」
吹滅思子的燈火,村更沈默
紅玉米不敢冒芽
枯朽的葉子在冬天吆著
吆著離鄉的曾祖母
在火車上傳誦著蓮花調
陽光是烏雲替身,雨繼續下
我的兒啊……雨水燙在心尖上
那一點點窩窩頭填不飽肚子
若祖父早點搭著飛機回鄉
青澀的紅玉米就不哭
聽不見喚兒的嗓音,黃土丘前
一次次喊著:娘,兒回來了!兒回來了!
那年,小小的我
聽不懂祖父眼淚是撕裂的痛
天爺爺聽到嗎?
金風不解遊子飄零他鄉的孤寂
沈默年代惶惶張張過去
紅玉米該不該甜了
後記:瘂弦有一首為〈紅玉米〉,我將回鄉心情化為詩歌,題為〈致紅玉米的年代〉,其意為兒孫對祖父減不斷、理還亂鄉愁深植在心中,或許他鄉已是故鄉,但永遠故鄉落在遙遠北方。
1993年,祖父與祖母帶著回到山東家鄉,我是九歲小女孩。
2004年,我們家十八口人回到山東家鄉,我已是準大學生。
2009年,祖母、父親與我回到山東家鄉,我已就讀碩士班。
(榮獲第十屆元智文學獎‧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