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哀
作者:安徽阿尔
发表时间:2007.9.16
它们触摸到她瘦削的骨骼
坐在傍晚的岩石上,那些尖的细的小的
是乱七八糟的棱角。
把疼埋在牙缝里
把头搁在膝盖之间。双手抱着后脑勺。她的脸
隐藏。性器隐藏。长发干枯。周围的草木,因为她的存在
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
后背,弯曲的后背
是一条弧形的线条,简单而且潦草。那本该饱满的乳房
低垂着,乳头像一颗年老的大枣
干瘪并呈暗黑色。这和她的年龄很不相称。
一幅油画或素描中的主角,她把自己呈现给郊区的傍晚
我却不忍对她描述的更多
【靠言靠语】
怎样评论一个诗人,是时间和他人的事。一个写诗人怎样定位与衡量自己,是自己的事。因此,初步度过 “怎样写”的写诗人,又将面对最初问题:写什么?
信手拈花?还是大爱击水?如果只是情趣,我一向是懒狗闻鱼刺——嗤之以鼻的!(此句纯属原屁,如有雷同,告我盗版)不如不写!特别是今天这个破烂的年代,谁稀罕你那点低廉的风花雪月、咿呀咿呀啊?当然,练练笔、玩下,无可厚非。
往往,懂得“写什么”的写诗人,更容易受到世人的喜欢与包容。所以,即便是白居易这样登徒子,也因为“贴近人民”而大受欢迎!(我们滴人民真是太好骗了啊)
于是,这首诗的“亮点”就很明显了。
从这个角度切入写女人,绝对是一种血淋淋的“美”,是一件赤裸裸的证据,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心动!虽然,诗歌本身贱不兮兮地从美术那里借了点东西,值得一贱!那些被放到“货柜”上展示的“奢侈品”,更应该多看看这样的“样品”,以便少走弯路,正常地走向生老病死。
要靠几下的是,作者白描的苦心,在第二节受到蹂躏,在末尾时简直摧残;受平面视角的影响,夹杂中间几个略显粗糙的句号,立体味严重不足,整体和谐性也就突显凹兀;作者内心中很想“喊”的一句,也终于没喊出来,以“不忍”了之,关标题点水一下,令人“不忍”遗憾:它,最终没有发挥语言本身的魅力,甚至超出一个美术作品的效果!
● 阳光逼出骨头里的寒气
作者:陆恒玉
发表时间:2007.9.16
我在秋天的山冈晒着太阳
解开衣扣,让皮肤亲近草木
在这个秋日的上午
我要用阳光逼出骨头里的寒气
我的身体里寒气正在聚集
它们频频发动暴乱,让我感冒,发烧
我想最好的办法
不是用化学武器把它们消灭
而是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暴晒
一次暴晒也许还不够
那就暴晒十次、百次
寒气也许是最难缠的敌人
只有阳光才可以将它们战胜
现在我就在晒着太阳
寒气正在从我的骨头里慢慢退出
【靠言靠语】
这首从一组里跳了出来吸引我的诗,是它的“核”内爆发出来的“血性”。
“犬儒”派的祖师爷狄奥根尼,也曾有段很著名很熟悉的晒太阳的故事:一天,亚历山大御驾亲临,前来探望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狄奥根尼,问他想要什么恩赐;狄奥根尼回答说:“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
我所见的很多“当代诗歌”趋向“犬儒”的成分太多了!理性成病态的大把大把的,接近不了神,神经得倒是活灵活现了。
同样是晒太阳,作者晒的是“毒气”。他要去接近自然,难得可贵,不是因为享受。作者坚定地认为,只有“太阳”可以驱除他体内的寒气,就显得可“爱”了。然而,“太阳”已经不太可靠,所以要晒上十次、百次的。寒气是否真的出来了,作者说了不算,看各位看官的意思怎么样。
从“形”上看,要靠几下:全诗用一个粗糙的小广角镜头“我在秋天的山冈晒着太阳”直接到一个粗略的近景“解开衣扣”到一个更粗略的特写“让皮肤亲近草木” 开始之后,便喋喋不休了,罗嗦有余,直至断气。这处理使得诗歌本身瘫痪而灵动不足;仿佛打开一扇门,而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摆设,就自己跑进去,占着地宽,做起俯卧撑来了。(我靠,小心!我也被揪了几次的了!大意,大意了,有时候,我是连俯卧撑都留给他人做了)
特别一提的是标题,因为一个定语的使用,和“核”已然脱节,大家都要重视!或许,写诗人留太多空间给自己,真是一种自私与放不开。
● 第二故乡
作者:蒋宴云
发表时间:2007.9.17
在钢铁与混泥土的阴影中
我走过 仿佛阴影中的阴影
或者一名远道而来的打工者
不认识街角巷尾,该死的方言
让我看到那自己脖子上那根
就要爆裂的青筋
从失去稻香的田埂上 我带来了自己的
蛇皮袋 身份证和结扎证明
还有一身蛮力和一颗看似麻木的心
它们确定了我即将扮演的角色
是的 我已做好准备
准备让机器的利齿疯狂咬啮
我的梦想 我的幸与不幸
好心的摩的司机 谢谢你的搭载
让我转了三圈后终于又回到了原地
细雨濛濛中 我不顾脚底打着滑
像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故乡
(有人给它排名第二)
或者像一只喜光的昆虫找到了闪烁不定的灯
找到了我命中注定要在这里打个滚的黄泥塘
【靠言靠语】
同样作为一名 “在外面流浪的年轻人”,我也有很感动的时候,比如,在这样不亢不备的作品与人面前。
我们常常发神经,去骂那些觉得“应该被骂”的人,去同情和关爱需要同情与关爱的人。因为,我们的身上,流着从泥土上带来的特有的“良心”。这是我们这代人越来越缺少的东西了,需要传承下去,试图着能改变些什么;所以,才会到这“故乡”中来。但是,对自己以及相关的命运,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不强求世,不强求人。这也是泥土赋予我们的尊严与个性!
对这样的诗,我非常不愿意去“靠”它句子上的弱点,它认真地歌唱着生活。
时间,会度它到应去的终点!
● 生 活
作者:古 岛
发表时间:2007.9.17
以前,我写生活的热烈和躁动
写思想的奔跑
写梦的加速度
写豹子内心的闪电
写不可企及的天空
后来,我写生活的坚硬和柔软
写温暖的反面
写冰与火的缠绵
写蜗牛的自得
写蚂蚁的大力无边
现在,我只写生活的温情
写头顶触手可及的泪水
写地下光亮如新的青瓷瓦片
写天文学家的眼睛
写考古学家的手艺
写水的清澈和釉的光泽
写窑工内心的一声慨叹
写生活是一滩淤泥
孔子和耶酥也深陷其中
难以自拔
【靠言靠语】
老实说,“生活”是很难下笔的东西。因而,本诗的些许新意也就突显了。
当诗歌本身的“雅”,要面对发展成“现代”与“白话”时,是注定经历一场劫难的。而本诗近乎简单的构造,却以继承的方式呈现出“来人们”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的原形: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地,谨慎地堆砌着。可贵与弊病也就很明显了。作者“赋、比、兴”涉及的深度当然是赤裸的,就那样,最后拿“孔子和耶酥也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说事,结束了。
给作者一个建议:再写一遍,就这个主题。
我靠!我应该是在夸这位朋友吧?
● 活 着
作者:熊 皓
发表时间:2007.9.18
我不知道一碗饭指多少粒饭
也不清楚一口饭
能让我的胃得到多大满足
我只看见我的腹部微微隆起之后
碗里就零落下三颗饭粒
只有他们知道,曾经有多少兄弟姐妹
互相拥挤在这里
【靠言靠语】
如果说“诗歌”是一个肚子,那么它中间的大部分属于年轻人;下面的部分属于“年幼”的初学者:那些连句子和基础还没掌握好的人;随着时间的淘洗,少数人上了塔尖;又有大部分卡在了“脖子”里。因为,它们的激情被“活着”磨掉了。它唯一发亮的,是对“活着”缺少浪漫的蛰(哲)思。
我骨子里是个很传统的人,但同时对于别人认为很正统而叫好的很多东西,不会浪费过多时间。选这首诗,因为它有点意味深长,而且简洁明了,仅此而已。只为“教育”更多的和我一样在“下面”的人。从这里到“脖子”,其实路也很长。
而且,时间还是轮回的;所以:写诗,其实是条不归路。
公告版位
- Sep 10 Mon 2007 17:19
【靠言靠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